行業新聞您現在的位置:首 頁 -- 新聞中心 -- 行業新聞
工程施工管理要學會“打算盤”
發布時間:2013-09-13 15:45:23
“算盤”是我國古人發明的一種計算工具,算盤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中國商業的發展史。時至今日,要想抓好施工企業的工程管理工作,實現項目盈利不虧損,就需要工程項目認真打好自己的“算盤”。打好“算盤”要做到心中有法則。大家都知道,要想打好算盤,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法則,即珠算口訣,如“二上三去五、二退一還八”等。而要想打好施工生產的“算盤”,同樣需要遵循相應的法則,即認真落實“三次經營”理念。一次經營要抓好市場開發,堅持“有所為有所不為”的原則,要按照市場經濟的法則進行投標,堅決不投虧損標,前期就算好賬。二次經營要抓好在建項目,堅持“盈利光榮、虧損可恥”的理念,加強集約化管理、精細化管理和標準化管理,認真抓好過程控制。三次經營要抓好調概索賠,在做好一次經營和二次經營的基礎上,做好與業務和設計院的溝通工作,搜集資料、科學決策,認真抓好項目收尾工作,真正做到“顆粒歸倉”。打好“算盤”要做到手上有活。要想成為一名珠算高手,就必須掌握熟練的技巧和日復一日的練習。同樣的道理,要想打好工程施工的“算盤”,也需要工程項目全體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熟練業務、手上有活。工經、財務人員,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,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業務技能培訓,充分利用公司和項目開展的經濟活動分析會,測算成本、及時糾偏、合理概算,為工程施工當好“賬房先生”。要想控制好成本,需要全員參與,技術部門優化施工組織設計、辦公室合理招待、物資部門舊料改造、機電部門及時維修等,都將為項目部節約大量的成本,真正實現全員參與,共創價值。打好“算盤”還要做到事后有比較。古代有商會,定期大家會聚集在一起,比一比哪家商鋪經營得好,商會的會長一般也都由效益好、有資歷的經營者擔任。今天的我們,也應該積極借鑒傳統商會的一些積極做法,通過曬數據、比業績的方法,定期將各個工程項目的經濟運營情況進行比較,將“贏榮虧恥”的理念貫穿始終,一切考核都要與工程項目的實際運行狀況進行掛鉤。當然比較的目的是為了促進,對于經營業績突出的項目要推廣他們的經驗,實現“共享成果”;對于經營不善的項目,大家要及時“拉一把”,實現“共創價值”。